12月4日,由长江教育研究所主办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贝壳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2022第三届新居住服务者专业教育论坛在线召开。论坛上,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发布《服务者时代崛起:2022家装设计师职业发展白皮书》。白皮书以家装设计师为研究对象,从行业发展趋势、家装设计师职业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、设计师岗位需求模型等角度入手,描述家装服务者的职业发展图景,以期为行业企业、高校及政府机构提供参考建议。
白皮书显示,伴随着家装行业万亿级规模的增长,保守估计,到2025年,我国室内设计师行业尚存在约60万的人才缺口,家装设计师前景向好。专业、服务、诚信、高效、沟通及信任等成为设计师能力关键词。
目前,我国家装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“创新发展期”,家装服务也从“以房为本”向“以人为本”的消费主导转变。因此,在行业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及作业人员职业化的趋势下,行业对设计师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白皮书显示,家装设计师的价值体现在合理规划空间、现场量房、出效果图、重要装修节点跟进以及空间整体搭配合理性建议等方面。在实际作业过程中,客户最看中家装设计师“实践应用能力”、“可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”与“沟通协调能力”。
尽管消费者对于家装设计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,但设计师们最终实际呈现的设计水平却存在部分不尽人意的现象。52.4%的受访客群表示,在实际作业中,“设计师的技能有待提高,设计水平达不到客户满意”,这也成为了当下家装服务的最大痛点。此外,消费者也反馈在与设计师的沟通合作中存在沟通不畅、反馈不及时等诸多问题。
因此,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,能够切实满足家装需求是消费者对于家装设计师的核心要求。此外,针对理想中的设计师,超过七成的客户也选择了服务、诚信等标签。整体来看,消费者眼中的家装设计师,既需要扮演好“专家”角色,能够为客户输出成熟的解决方案,同时也要做好“服务者”,坚守诚信底线,保障服务质量。
作为一个强调实践经验的职业,随着设计师经验积累和资源的增加,收入会在入行三年后有比较显著的增加,且职业发展稳定性增强。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,有5-10年工作经验的室内设计师占比近四成。此外,超过八成受访者都普遍认同家装设计师这个职业,职业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。
然而成长背后也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量。据白皮书数据,65.2%的家装设计师每天工作时长在8到12小时,能够实现8小时工作制的占比仅为3成,超负荷工作已然成为了设计师们工作的常态。
不过,工作压力并非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,“沟通成本太高”成为了设计师们认为工作中最大的挑战。从与客户及工程相关方的沟通再到商机获取后的面访洽谈,如何通过对话挖掘客户的需求,如何明确消费者在居住功能、预算等方面的痛点等均成为了家装设计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工作模块。可见,学会沟通,已然是成为资深设计师必然要具备的职业素质。
除沟通能力外,经验积累也十分重要。根据白皮书总结的家装设计师成长路径,十年间他们要完成从基础实操软件的应用、出报价方案,到独立应对全流程中的各类突发情况;到能够给客户提供综合、专业的方案意见;再到能够带徒弟、管理团队,并最终具备独特的设计风格,向客户输出复杂、定制化的方案,才能变成一个兼顾独特设计风格与成熟实战能力的“首席设计师”。
不难看出,如今家装设计师角色正逐步从“绘图师”向“咨询顾问”转变,家装设计师需要掌握从商机维护、方案设计到正式签约、施工交付四大工作场景下16项工作任务的能力。这其中不仅有面访洽谈、挖掘需求、签约等“与人打交道“的能力;也包含量房(预堪/排雷)、深化图纸(绘制BIM)、开工交底(拆除/水电)等强操作专业能力;工作内容复杂多样,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的实战经验相互交织。
作为当下家装设计师最重要的培养机构,高校教育是从业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,但目前主要侧重理论传授,在实践上缺乏对应资源投入。据白皮书调研结果,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围绕设计技能展开,但对于客户使用场景的理解、沟通、销售、协调,以及办公流程软件、微信运营的技能等,都是被需要但未在高等教育阶段覆盖的。
面对行业困境,家装行业也在积极参与建设。作为居住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,贝壳为设计师的职业教育确立了“未来家产业学院”的规划,将通过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,优化人才培养体系,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,最大限度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的差距,让年轻人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能力提升的问题。
未来,贝壳也将继续深耕家装业务,探索家装新模式下设计师的能力模型要求,为高校培养设计师人才提供可行性建议,为中国优秀室内设计师人才队伍建设贡献一份力量。